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拍出好照片前該具備的基本常識

  • 曝光
    1. 光圈:光圈是由一片片的葉片所組成,可以由拍攝者來調整它的開孔大小。開孔越大,進光量越大;開孔越小,進光量越小。而相機上的光圈數值是與開孔大小相反的,光圈數值越大代表光圈的開孔越小,曝光量則越少;光圈數值越小代表光圈開孔越大,曝光量則越多。另外,光圈也決定到景深長短。大光圈(小光圈數值)景深較淺,小光圈(大光圈數值)景深較長。高階相機具有光圈先決功能, 可由使用者決定光圈值,再由相機自動計算變化快門速度 。另,也可手動自由調整光圈值及快門速度。
    2. 快門:快門速度決定了快門幕簾打開的時間長短,也就是指曝光時間的長短,單位通常以秒計算。快門越快,曝光時間越短,曝光量越少;快門越慢,曝光時間越長,曝光量越多。一般原則,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快門速度應該較快,以避免曝光過度;反之,在光線不足的地方,快門速度就應較慢,以避免曝光不足。 高速快門在動態攝影中可以凍結畫面,而慢速快門則可表現出畫面動感。高階相機具有快門先決功能,可由使用者決定快門速度,再由相機自動計算變化光圈值 。另,也可手動自由調整快門速度及光圈值。
    3. ISO值:相當於傳統軟片的感光度。ISO值越大,感光度越高,但照片顆粒越大且雜訊也越多;ISO值越小,感光度越低,照片顆粒越細且雜訊也越少。 但,目前較高檔的相機都已設置有雜訊抑制功能,可以讓高ISO值下本應產生的雜訊降至最低。過去,在傳統相機上,底片決定ISO值,所以同一卷底片的ISO值都是相同的。而現在的數位時代就方便多了,每拍一張照片前,ISO值都可以任意調動,這樣,只要能在雜訊產生量最低的情況下(每台相機的雜訊抑制效果各自不同),就能在低光源的環境下自由調高ISO值來拍照了。
    4. 測光:測光系統是相機對物體光線明暗的判斷依據,進而調整相機的曝光時間而拍出曝光時間正常的照片。一般有平均測光、評價測光、點測光...等。 儘管因為科技進步而相機的測光技術已成熟,然,拍攝時的環境、光線,以及個人所要表達的意境都是多變的,所以,相機的測光建議只是個參考,不是完完全全可以依賴而不可改的。
    5. EV值:即所謂的曝光補償值,當EV值加的時候照片就會較亮,EV值減的時候照片就會較暗。拍攝時相機因光圈、快門等因素而決定好了應有曝光量,但,遇拍白色或較亮主體時會將其色彩變暗,此時若欲維持主體亮度,則需反向稍加EV值;而遇拍黑色或較暗主體時會將其色彩變亮,此時若欲維持主體暗部色彩,則需反向稍減EV值。
    6. 閃光燈:可以內建或外接,用在光線不足或刻意補光時。
    7. 減光鏡: 在光線非常充足的環境下拍照,快門速度勢必會非常的快,此時若欲拍攝流水的動感而欲將快門速度放慢,就必須借助減光鏡來降低單位時間進光量以放慢快門速度。減光鏡有多種,一般以ND8最常被使用,可以降低三檔的快門值。 另外,還有漸層減光鏡,可以適用於晨昏拍攝時降低天空與地面的高反差亮度。
  • 清晰度
    1. 對焦:即鎖定目標物的焦距,讓目標物清晰。 有自動對焦及手動對焦。一般來說,由於科技的進步,目前大部份數位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都已不錯,但是,仍有一些場合可能會導致自動對焦功能失敗而造成失焦:
      • 反差低的環境:基本上,自動對焦的系統通常是利用環境中的反差,經過運算合焦後,來達成自動對焦的目的。而當拍攝環境反差較低時,就有可能發生對不到焦的情況。此時可以將對焦點移到同樣距離內反差比較大的物體上,完成對焦的動作後,記得要先鎖焦,然後將鏡頭移回要構圖的範圍中。一般相機的鎖焦,採用的是半按快門的方式,在半按快門不放的情況下將鏡頭移回拍攝範圍內而再直接拍攝。當然,也可以改用手動對焦解決。
      • 低亮度的環境:自動對焦在環境上有一定的亮度限制,在環境亮度不足之下,自動對焦會喪失它的功能。此時,若相機本身有設置對焦輔助燈,則對焦輔助燈會發揮功能來協助對焦。或者,可使用手電筒或其他外部光源先協助對焦,再在拍攝時關閉該外部光源。當然,也可以乾脆改用手動對焦解決。
      • 對焦點不在中央:跟反差低環境時的對焦一樣,可以先將焦點移至中央對焦,接著先鎖焦,然後再將鏡頭移回正確拍攝位置拍攝。同樣的,也可以改用手動對焦解決。
      • 被攝體處於連續移動的狀態:當被攝體處於連續移動狀態時,在對焦後按下快門之時,該被攝體已經離開了原有拍攝位置,因而造成失焦。此時可啟動相機提供之連續對焦功能,對焦成功的機率就會提高些。當然,如果能夠練就一手手動對焦的精準技能,那就再好不過了。
    2. 手振:可用腳架或開啟相機、鏡頭的防手振功能避免。 一般來說,快門速度要提高到某一個值,拍出來的畫面才不會因手振而晃動。這樣的最低快門速度,稱為安全快門。安全快門有個簡單的計算方式:1/使用的鏡頭焦距=安全快門。譬如使用50mm鏡頭拍攝,那麼,安全快門就是1/50,大約是1/60秒的快門;而又譬如使用200mm鏡頭拍攝,那麼,安全快門就是1/200,大約是1/250秒的快門。
  • 色彩
    1. 白平衡:在不同光源下,因為光線色溫的關係,白色物體反射出來的顏色會跟光線的色溫一樣,但是人類眼睛跟大腦會自動修正判斷,告訴我們這個物體是白色的,然而相機就沒那麼聰明,而會在不同顏色的光線下產生色彩的偏差,所以必須靠白平衡系統設定來重新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彩。一般相機都有自動白平衡或模式白平衡,高階點的相機則有手動白平衡。 使用閃光燈時也會改變色溫,所以也應同時調整白平衡,很多相機都設置有閃燈白平衡設定。
    2. 特殊光源:如棚燈,一般使用者較少接觸到。
    3. 色彩濾鏡:有各種色系的濾鏡可以選擇,但是,在數位時代,大多的色彩濾鏡功能都己可被修圖軟體所取代。
    4. 偏光鏡: 主要用於避掉不當的光線折射,並有純化拍攝物顏色的效果。當對著街頭櫥窗玻璃拍攝時、或是對著具有陽光照射的水面拍攝時,偏光鏡可以去除不必要的光線反射而讓拍攝者較為清晰的拍攝到櫥窗裡或水裡的景物。另外,在風景攝影部份偏光鏡也可以讓天空顯得更藍。
  • 構圖:指對畫面的安排,有制式的構圖原則,也可自由依個人創意發揮。
  • 儲存媒體:傳統相機是以底片來記錄影像,而數位相機則是使用記憶卡。記憶卡種類繁多,以CF、SD卡較為通用,而近來SDHC卡也漸受青睞。容量越大的記憶卡,與電腦作檔案傳輸時的時間就越久,此時,選用支援USB 2.0的記憶卡會比只支援USB 1.0的記憶卡來得方便快速。而SDHC則是記憶卡的容量突破了SD記憶卡原有的最高2G限制,對於目前畫素越來越高的新型相機來說,可以提供更大更便利的儲存空間,而其本身在相機中的讀寫速度也有大幅改善,適用於提供有高速讀寫功能的數位相機機種。SDHC卡本身的資料傳輸速度,SD協會對於資料傳輸速率制定了SD Speed Class(SD傳輸速率級別)。其代表意義為:
    1. CLASS 2 儲存最低速率大於2MB/sec
    2. CLASS 4 儲存最低速率大於4MB/sec
    3. CLASS 6 儲存最低速率大於6MB/sec

    SD協會並且要求記憶卡製造商必須在SDHC外觀清楚標示SD Speed Class等級。

0 意見: